将本站设为首页
收藏笔趣晋升阁

笔趣晋升阁

首页 书架
字:
背景色: 关灯 护眼
首页 > 被换命格后,玄门大佬杀疯了 > 第112章 线索

第112章 线索(1 / 1)

褚玄胤走到她身边,将镇邪佩重新递到她手中,银链轻轻缠在她的手腕上:“这玉佩能感知邪煞,你带在身边,也好多份防备。回京路上,我会一直陪着你,不会让你出事。”

姜凝接过玉佩,指尖摩挲着玉面上的纹路,那股温润的暖意顺着指尖蔓延到心口,让不安的情绪稍稍平复。她抬头看向褚玄胤,眼底满是坚定:“无论柳尚书背后有什么阴谋,无论玄师协会还有多少算计,我们都要查清楚,绝不能让他们再危害百姓,绝不能让潇湘郡的悲剧在汴京重演。”

褚玄胤点头,伸手轻轻握住她的手,掌心的暖意透过指尖传来,驱散了她心底的凉意:“放心,我们一起。”

阳光洒在两人身上,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,叠在铺满松针的地面上。

************

暮色将京郊驿站染成暖橙色时,姜凝终于翻身下马。连日赶路让马蹄都裹了层薄泥,每踏一步都溅起细碎的土粒。

暗卫青砚跟在身后,虽已能自行行走,脸色却仍带着魂魄受损后的苍白,连嘴唇都没什么血色。

胡漂亮从姜凝怀中探出头,雪白的毛发被风吹得贴在脸颊,琥珀色的眼珠扫过驿站门檐上褪色的“清风驿”匾额,鼻尖突然快速颤动,喉咙里发出一阵低低的呜咽,小爪子还在她衣襟上轻轻扒拉,像在预警。

“怎么了,不舒服吗?”姜凝低头揉了揉它的耳朵,指尖触到温热的皮毛时,却觉掌心掠过一丝极淡的凉意——那是怨煞靠近时才有的触感,像沾了片冰碴。褚玄胤早已察觉不对劲,玄色衣袍下的手悄悄按在剑柄上,目光锐利地扫过驿站周围的老槐树:“这地方透着古怪,让暗卫先去探查,我们在门口等。”

两名暗卫领命而去,靴底踩在石子路上发出轻响。其余人跟着驿站掌柜往里走,驿馆不算大,院子里种着几株半死不活的月季,花瓣上沾着灰尘。后院三间客房倒收拾得干净,只是空气中总飘着股若有似无的香灰味,闻久了让人胸口发闷。掌柜是个矮胖的中年男人,脸上堆着刻意的笑,说话时眼神总往姜凝腰间的符袋瞟,直到褚玄胤亮出腰间刻着侯府纹章的玉佩,他才猛地收敛了异样,点头哈腰地堆着笑退了出去,脚步快得像在逃。

“这掌柜有问题。”姜凝将胡漂亮放在桌上,看着它扒拉着窗沿往院外瞧,金瞳里满是警惕,“他身上有镇魂香的味道,和玄师协会成员常用的那种一模一样——上次在破庙,邪师身上也有这味,是用来压制怨煞的。”

褚玄胤点头,从怀中掏出一张折叠的麻纸,纸边都被磨得发毛:“刚收到京中眼线的消息,柳尚书的女儿柳明月十年前‘意外落水’夭折,下葬的日子,正好是潇湘郡莲塘被填的前三天。”他将纸展开,上面是柳明月的下葬记录,墨迹有些晕染,旁边还附着莲塘填塘的官府文书,日期确实相差无几,像早就安排好的。

姜凝的指尖轻轻落在“柳明月”三个字上,指甲无意识地蹭着纸面,忽然想起昨日销毁怨煞罐时,脑海中闪过的孩童被掳画面——那孩子穿着蓝布棉袄,手里攥着的肚兜碎片,好像也有个“莲”字。她起身走到桌前,拿起炭笔,凭着模糊的记忆勾勒:飞檐翘角的道观、紧闭的朱红大门,还有殿内隐约可见的青铜香炉,最后在纸页角落添上一个小小的“莲”字,笔画与阿莲肚兜上的绣纹如出一辙。

“这是……静心观?”褚玄胤凑过来,看着纸上的草图,眼神瞬间沉了下去,“柳尚书建这座观,难道是为了纪念他女儿?可若只是纪念,为何不许外人靠近?连附近的村民都不让过,这里面肯定藏着事。”

胡漂亮突然跳下桌,跑到门口对着外面低吼,声音急促。姜凝连忙打开门,只见院外的老槐树下,不知何时多了个纸扎的小人——小人穿着粉色的孩童衣裳,做工粗糙,胸口贴着一张黄符,符上的字迹被风吹得模糊,却能看清末尾画着的“莲”字图腾,和莲塘棺木上的图案分毫不差。

“是孩童的怨气。”姜凝蹲下身,指尖悬在纸人上方,能清晰感受到符纸下裹着的细碎怨念,像有无数双小手在轻轻拉扯,“这不是普通的纸人,是用来收集孩童怨气的‘引魂傀儡’,玄师协会常用这东西养怨煞。”胡漂亮凑过来,咬住纸人的衣角,轻轻一扯,符纸便“哗啦”碎成了两半,露出里面裹着的一缕黑色雾气——正是怨煞的气息,落在地上还“滋滋”响了两声,像在腐蚀泥土。

夜色渐深,驿馆内静得只剩虫鸣,连风都透着股凉意。姜凝躺在床上,手里紧紧攥着褚玄胤给的辟邪玉佩,玉面的暖意透过掌心蔓延,让她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。迷迷糊糊间,她仿佛听到一阵孩童的哭声,断断续续的,像隔着一层水,模糊却刺耳,直往耳朵里钻。

她猛地睁开眼,却发现自己站在一座道观前——飞檐翘角、朱红大门,正是白日里画在纸上的静心观。大门虚掩着,哭声从殿内传来,带着委屈的颤音。姜凝推门进去,殿内弥漫着浓郁的香灰味,只见大殿中央跪着一个穿粉衣的小女孩,梳着双丫髻,发梢系着粉色的丝带。她背对着自己,手里攥着一块绣着“莲”字的肚兜碎片,肩膀一抽一抽地哭着:“娘,我怕……他们说要把我放进罐子里,说这样就能见到你了……”

姜凝想上前抱住她,脚下却像灌了铅,怎么都挪不动。这时,殿外传来沉重的脚步声,一个穿黑袍的人走了进来,手里拿着一个黑色的陶罐,罐身上刻着熟悉的蛊寨蛇形图腾,与莲塘棺木上的一模一样。小女孩听到脚步声,猛地回头——那竟是张稚嫩的脸,眉眼间和柳尚书有几分相似,正是柳明月!只是比下葬记录上的画像小了好几岁,眼里满是恐惧,泪水顺着脸颊往下淌,滴在肚兜碎片上。

热门推荐